2025年8月,由蘇州市環保產業協會(以下簡稱 “蘇環協”)組織的“一帶一路”綠色生態參訪交流團,先后奔赴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四國,探尋環保領域的國際合作新路徑。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依斯倍”)作為工業廢水處理領域的領軍企業,董事長常英女士全程深度參與此次活動。
第一站:印度尼西亞
8月12日,參訪團率先與印度尼西亞國家研究與創新署(BRIN)大氣與氣候研究中心、亞洲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AA)舉行座談交流會。BRIN大氣與氣候研究中心是印尼專注于大氣及氣候相關研究的重要國家級科研部門,主任阿爾伯特·蘇萊曼攜核心團隊熱情接待了參訪團一行,在致辭中系統介紹了BRIN作為印尼環保科研“國家隊”的職能定位——涵蓋大氣、氣候、污染防治等領域的政策研究、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
8月13日至15日,參訪行程進入新階段,聚焦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國際展覽中心,2025 年印尼水處理及固廢展覽會(Indowater&Indowaste)在此盛大開幕。作為印尼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環保展會,本屆盛會得到了印尼公共建設部、環境部、工業部、貿易部,印尼水工業協會和印尼展覽協會的大力支持,吸引了30多個國家的500余家參展商、超1.6萬名行業專家齊聚。
展會現場,從生活、工業、城市等不同領域的水處理技術與設備,到膜及膜分離技術及設備,以及污水凈化技術、水處理藥劑、過濾材料及配套設備等應有盡有。依斯倍董事長常英女士與參訪團特別參觀了印尼水工業協會IdWA的展位。常英女士與展位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親切交談,深入了解了印尼水工業協會在推動印尼水處理行業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未來的規劃。通過與協會的交流,常英女士進一步明確了印尼水處理市場的需求特點、政策導向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為依斯倍未來在印尼市場的戰略布局提供了重要參考。她表示,依斯倍非常重視與印尼水工業協會的溝通與合作,希望能夠借助協會的平臺,更好地與印尼當地企業建立聯系,共同為印尼的水處理事業貢獻力量,助力印尼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第二站:新加坡
8月15日,恰逢全國生態日與 “兩山” 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參訪團第二站抵達 “花園城市” 新加坡,聚焦城市生態建設與永續發展經驗。依斯倍董事長常英女士隨參訪團深入新加坡永續發展館,系統學習該國在氣候應對、資源循環、生態治理等領域的前沿實踐,為自身技術升級與戰略規劃汲取靈感。
在永續發展館,新加坡的 “精細化環保治理” 模式讓常英女士深受啟發:“30by30” 糧食自給計劃中科技賦能農業的思路,與依斯倍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濱海堤壩 “防洪+供水+休閑” 的多功能設計,印證了 “長期規劃+多功能整合” 對環保項目的重要性;而 “集水區+進口水+新生水+海水淡化” 的四大水源格局,以及 “廢物變能源”(Waste to Energy)的垃圾處理體系,更是為依斯倍優化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方案提供了新視角,讓常英女士進一步明確了 “廢水資源化” 的技術突破方向。
此外,新加坡通過智能水表監測漏水、強制性能源標簽引導節能的 “科技+市場化” 組合拳,也為依斯倍探索 “環保設備+智慧運維” 的一體化服務模式提供了參考。常英女士表示,新加坡將環保從 “成本項” 轉化為 “戰略資產” 的思維,值得中國環保企業借鑒,依斯倍也將持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推動工業廢水處理從 “達標排放” 向 “資源循環” 升級。
第三站:馬來西亞
8月18日,參訪團第三站抵達馬來西亞,環境部副總干事哈茲尼賓蒂馬特薩里博士代表馬來西亞環境部致歡迎詞,首先對參訪團來到馬來西亞并到訪環境部表示熱烈歡迎。她說曾帶隊赴北京參加環保相關會議,那次交流讓馬來西亞代表對中國環保領域的發展有了深刻認識。依斯倍董事長常英女士隨參訪團到訪,并走進當地企業實地考察,為中馬環保合作搭建 “政策-技術-市場”的對接橋梁。
在座談中,雙方圍繞工業廢水處理、廢棄物管理、空氣污染防控等多個關鍵環保議題分享經驗與見解。常英女士向參訪團與馬來西亞環境部的相關官員及專家,詳細介紹了依斯倍在工業廢水處理領域的核心優勢,業務涵蓋 EPC 工程、提標改造、污水站運維等板塊,目前已成功服務多個世界 500 強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電子半導體、表面處理電鍍、涂裝生產線、機器人制造、航天航空等 8 大行業交付了百余項廢水循環回用及零排放項目。其以 “減量化”“資源化” 和 “極小化” 的 “3R” 原則為核心構建的綠色生態循環系統,同時自主研發的廢水處理環保設備目前已經遠銷歐美中東,包括沙特、捷克、墨西哥等地,通過依斯倍的先進設備,顯著提升了廢水處理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隨后,常英女士帶領參訪團走訪了蘇州梅克卡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馬來西亞的制造工廠。梅克卡斯張總詳細介紹了當地環保政策、投資環境及依斯倍設備的運行效果。此次實地考察,不僅讓參訪團了解了馬來西亞建廠的實操信息,更讓依斯倍進一步了解當地市場需求,為后續技術落地與項目合作奠定基礎。常英女士表示,未來,依斯倍將以此次交流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馬來西亞當地企業、科研機構的合作,將先進的環保技術與馬來西亞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為馬來西亞的環保事業貢獻力量。
第四站:泰國
8月20日,參訪團抵達此行最后一站——泰國,依斯倍董事長常英女士隨參訪團走訪了曼谷大都會自來水管理局(MWA)(以下簡稱“MWA”),受到以國際關系部經理曼努埃爾·雷珀(Vanda)和局長助理索姆薩克·帕薩納農的熱情接待,這場跨越山海的對話,為兩地水務治理經驗的互鑒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與MWA的交流中,常英女士重點關注曼谷水務治理的實踐經驗。MWA作為泰國重要水務機構,服務覆蓋1000萬人口,運營4座水處理廠,其水污染防治在線監測系統、污水處理廠運維模式,與依斯倍的 “智慧環保” 戰略高度契合。蘇環協馬楫會長在介紹蘇州環保產業優勢時,特別提及依斯倍等企業在水務設備研發、水質監測、污泥處理等領域的成熟經驗,強調蘇州企業具備提供 “設備+技術+投資” 一體化解決方案的能力。
座談會后,在曼努埃爾·雷珀經理陪同下,常英女士與參訪團實地參觀。MWA水污染防治在線監測數據中心與肯幫污水處理廠。雙方達成共識:后續將以“產品試用—技術驗證—項目合作”為路徑,推動蘇州環保技術與設備在泰國水務場景的落地應用,探索包括項目投資、技術聯合研發、運維服務在內的深層次合作模式。
從參與印尼國際展會,到新加坡的永續智慧汲取,從馬來西亞的政策對接與實地考察,再到泰國的水務合作洽談,依斯倍全程深度參與此次“一帶一路”綠色生態參訪,以 “技術輸出者”“合作推動者”“經驗學習者” 的三重身份,展現了中國環保企業的國際視野與責任擔當。
此次參訪中,依斯倍不僅向東南亞市場傳遞了 “工業廢水零排放” 的方案,更通過與各國政府、企業、機構的交流,精準把握當地環保需求,為后續跨國合作夯實基礎。未來,依斯倍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依托蘇環協的平臺優勢,在 “一帶一路” 環保合作中持續發力,為全球綠色發展貢獻更多 “依斯倍力量”。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51666.com.cn 轉載請注明出處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